
小儿肛周脓肿的护理注意事项:
宝宝不会说话,每一次哭闹都牵动着父母的心,一些原因不明的哭闹,家长要当心了,也许就是肛周脓肿正在悄悄萌发,却又因为位置不明显不容易及时发现,或者被粗心大意的家长误认为普通的红疹。
小儿肛周脓肿的特点
婴幼儿肛周脓肿和肛瘘,虽说性质和成年人的一样,都是肛隐窝处肛腺感染,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化脓,但有自己的特点。
1.多见于男宝宝,女宝宝发生肛周脓肿相对少。
2. 发病时肛周有溃口、或硬结或凹陷,伴脓液或分泌物流出,可触及皮下硬条索通入肛门。
3.发病原因有几方面,婴幼儿体内雄激素水平高,肛腺腺体增生,分泌功能旺盛;肛隐窝发育异常,过深或过浅,粪便易存留而感染;骶骨发育不全,肛门括约肌松弛,反复擦拭,肛门直肠黏膜翻出,黏膜被刺激、损伤而感染;婴幼儿黏膜免疫功能薄弱;出生早期大便次数多,或因病毒细菌感染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调有腹泻,导致肛腺感染而肛周脓肿。
4.随着年龄增大,肛周脓肿或肛瘘发生率逐步降低。
日常注意事项
1.保持肛门清洁,勤换尿片,便后清洁肛门,高锰酸钾温水坐浴,外涂莫匹罗星软膏对预防感染有积极作用。高锰酸钾配制方法:1片兑1L温水。
2.饮食可进食易消化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等,利于通便的食物。尤其在夏天少给宝宝吃冷饮等引起腹泻的食物。
3.多给宝宝小屁屁透透气,晒晒太阳,少用尿不湿或选择棉质材料,让屁屁保持干爽。
4.一旦出现肛周红肿情况,及时就诊,不要延误病情,导致肛周脓肿的形成。
肛周脓肿治疗:
一般在未形成脓时不能手术引流,只能消炎、消肿及局部抗感染用药治疗。肛周脓肿一旦形成,应立即早期切开,减低局部张力,以阻断其扩散和向四周的蔓延;
肛周脓肿引流的创口是敞开性的,切开引流后早期需要进行每日常规换药,医生会根据术口渗出情况评估换药频率、是否需要纱条引流等,一般前3天至少每天换药两次,并对脓腔进行冲洗后留置纱条引流,4-6天后若分泌物减少可改坐浴高锰酸钾及外涂抗生素软膏,由于宝宝免疫力较低,对于感染较重的宝宝,住院期间还需静脉输注消炎药抗感染治疗。
肛周脓肿早发现,早处理尤为重要。肛周脓肿治愈后仍需观察及护理三个月,定期门诊复查,遵医嘱进行肛周护理。肛周脓肿形成肛瘘概率较高,可以达到50%以上,积极护理可以减少肛瘘形成机会,一般肛周脓肿治愈后出现复发溢脓两次以上,即可诊断肛瘘。肛瘘治疗唯一手段是手术治疗(一般是小手术),手术时机一般在第一次肛周脓肿发作后三个月以上,肛瘘通过手术完全可以治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