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法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健方法。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些反应点及穴位就是耳穴。
操作方法
用胶布将豆子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30-60下,3-7日更换一次,双耳交替。
目前我科用的是王不留行籽,这种种子本身就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所以最为常用。

第一步:捏,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轻轻捏一捏每个区域,捏揉到温暖舒适的感觉
第二步:搓,双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耳朵外侧,轻轻揉搓,一边搓揉,一边轻轻的向外拉
第三步:拉,在捏住耳朵的基础上,再轻轻向外拉扯,然后松手
DOUBLE NINTH FESTIVAL

埋针疗法

埋针疗法是临床皮内针的常见类型,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方法。其由 《灵枢· 官针》 篇中所记载的“十二刺”中的“浮刺”针法发展而来,作用是给皮部以微弱而较长时间的刺激,减少反复针刺的麻烦,病人还可以自己手压埋针以加强刺激,针埋入皮下后,可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刺激,不断地促进经络气血的有序运行。激发人体正气,从而起到祛除病邪的作用。较之传统的毫针刺法,皮内针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操作方法
1.埋针后不需要按揉穴位,亦可适当按压(每日按压3-4次,每次约1分钟)。
2.埋针期间埋针部位不可浸入水中。
3.取针后若穿刺点轻微出血可用消毒棉签按压1-2分钟。
4.埋针时间:72小时。夏季多汗时,要检查埋针处有无汗浸皮肤发红等。如见发红、疼痛要及时检查,有感染现象立即取针。埋针发生疼痛可以调整针的深度、方向,调整无效时,可能有炎症发生,应取针。

DOUBLE NINTH FESTIVAL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沦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以水、 醋、酒、油等为基质,制成软膏、饼剂或薄膜,直接贴 敷穴位、患处,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的外治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透皮吸收,直接刺激穴位,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弊,作用较为直接,用药十分安全,无创无痛,患者易于接受。
我科根据妇女体质特制定以下几种药方:
安胎方 妊娠呕吐方
活血化淤方 加味双柏散
失眠方 健脾方
?治疗:一般贴敷4-6小时,可根据患者年龄不同,承受程度不同,药物的刺激性不同等因素确定。切不可有时间越延长效果越好的想法,如贴敷过程中皮肤过敏刺痒疼痛应当提前取下。
对于刺激性大的药物,应视患者的反应和发泡程度确定贴敷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愈后再贴敷,或改用其他有效穴位交替贴敷。
贴敷后的反应:
?贴敷后皮肤出现色素沉着、潮红、微痒、烧灼感、疼痛、轻微红肿、轻度出水泡等反应属于穴位贴敷的正常皮肤反应。
?贴敷后皮肤无反应不影响疗效,患者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
?过敏性皮肤或瘢痕皮肤患者,敷药后有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
?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发红、微痒及热灼感,应揭去贴敷药,无需特殊处理。
DOUBLE NINTH FESTIVAL

隔姜灸

隔姜灸是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使用生姜沫、艾绒置于人体腹部、背部等部位进行铺灸。
腹部为阴,是任脉所过之处。背部为阳,是督脉所行之径,总督一身阳气。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灸之能将生姜的阳气输送进体内,使艾火的温热持续在督任脉上温灸。可很好的起到通畅督任、调补阴阳、调和营卫、散寒发表、温经散寒、防病治病、预防保健的作用。
?治疗时间为40-50min。
?适应症
月经不调、内分泌失调、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不孕不育、复发性流产、性冷淡、产后关节炎、产后腰痛腹痛等女性群体;
弱畸形精子症、前列腺炎、阳痿、早泄、腰痛膝软等男性群体;
体寒怕冷、手脚冰凉、体质虚弱等亚健康人群

中医
适宜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