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学理论与现代物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针具和可吸收线在穴位内产生的生物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通过经络传入体内,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穴位埋线的作用

穴位埋线不仅可以通过刺激人体相关穴位,疏通人体经络、改善机体代谢,达到减重的目的,而且可调节经络、疏通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改善血液循环,再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调整脏腑,改善很多人体的亚健康症状。

哪些人适合做?

穴位埋线治疗范围广泛,可治疗:
女性生殖内分泌与男科疾病(月经不调、不孕、闭经、痛经、卵巢早衰、早泄、遗精、阳痿等)
内分泌疾病 (肥胖、甲亢、糖尿病为主)
儿科疾病(哮喘、支气管炎)
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胃溃疡为主, 其次为结肠炎)
呼吸系统疾病 (变应性哮喘、遗尿、多动症为主)
皮肤疾病 (银屑病白癜风、痤疮为主)
耳鼻喉科疾病(鼻炎为主)
骨科疾病 (颈椎病、腰腿痛为主)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癫痫、面瘫、三叉神经痛、中风为主)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为主)


埋线禁忌症

1.埋线的部位忌妨碍机体的正常功能和活动,应避免伤及内脏、脊髓、大血管和神经干, 不应埋入关节腔内。
2.不应在皮肤局部有皮肤病、有炎症或溃疡、破损处以及孕妇的小腹部和腰骶部埋线。
3.由糖尿病及其他各种疾病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吸收和修复功能障碍者不应使用埋线疗法。
4.结核病及其他急性传染病的传染期等。
5.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的慎埋。
6.明确对线体过敏者
7.患者精神紧张、大汗、劳累后或饥饿时慎用埋线疗法。



注意事项


1. 埋线安全无副作用,但不能排除个别人群有对蛋白线过敏、排斥的现象,如有类似病史,需提前告知医生。
2. 埋线一般10-15天一次,5次为一疗程,如果有需要,可继续下一疗程治疗,如果遇到月经期、炎症感染期等特殊情况,可延迟治疗,不影响效果。
3. 埋线部位几天后可能有淤青,是因为埋线时小毛细血管渗血造成皮下出血,不用紧张,一两周后就自行吸收消散,如热敷可加快吸收,,如果埋线部位有明显红肿硬结,应及时复诊。
4. 埋线后前两三天针口有些酸麻胀痛、瘙痒、局部稍红,根据个体差异,程度不同,不用特别处理,但是禁止骚抓针口,三五天后可自行消退。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