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冒是儿科常见疾病,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表现,在临床上,中医将感冒分为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暑湿感冒三大类。
小儿因“肺常不足、脾常不足、心肝有余”的生理特点,感冒症状又异于成人。具体表现为:肺常不足,易生成痰液,阻塞气道,则感冒易夹痰;脾常不足,外邪侵袭后乳食停滞不化,则感冒易夹杂积滞;心肝有余,外邪易引动肝风,出现发热抽搐,则为感冒夹惊。

下面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如何预防吧

如何预防小儿感冒

感冒多发于冬春季节,并有一定的传染性,保健预防方面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小儿感冒
膳食方面
多饮水,选取营养均衡,易消化食物,每天保证一定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寒冷时节,可搭配少许葱、蒜、姜等辛温食材来祛风散寒。
⬇
新鲜蔬菜水果



#2
小儿感冒
起居方面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保持居室空气流通,勤晒被褥。
注意和患者保持距离,感冒高发季节外出戴口罩,减少感染机会。
#3
小儿感冒
用药方面
感冒高发季节可通过选用一些中药泡水口服。如冬春季风寒感冒居多,可选用防风、紫苏、荆芥等疏风散寒之品。夏季易感受暑湿,宜用藿香、佩兰、薄荷等清热祛湿的药物。风热外感,时邪毒盛选用板蓝根,大青叶,贯众,金银花等药物来清热解毒。


中医治疗小儿感冒


中药药浴
它通过在特定穴位敷药,起到疏通经络气血,调理脏腑阴阳,我科拟定健脾消食方,补益方以健脾益气。


中药灌肠
小儿灌肠法就是直肠给药,所以没有经过消化道和肝脏,药物在经肠黏膜吸收后,就直接进入了下腔静脉,这样比口服药物效果要快。与退烧的西药相比,不仅副作用少,而且中药保留灌肠退烧作用温和、持久、稳定。中药保留灌肠从直肠给药,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年龄大小,分别注入30~50毫升不等的中药制剂,药物能在肠道保留4~5个小时左右,不痛不胀不泻,没有痛苦。而且,灌注过程短,患儿容易接受。因为具有清热解毒、宣肺通便的作用,使其既治标又治本,所以患儿体温降下来后很少反弹。所以在副作用方面家长大可不必担心。
小儿推拿
开天门8次

清肺经200下

运内八卦 150-300下

推三关150下

揉肺俞,分推肩胛骨3分钟




~扫码加入粉丝群,了解更多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