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小贴士】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属于中医“鼾症”范畴,
流涕、鼻塞(打鼾、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
是常见的三联征
此类孩子大多有脏腑虚损,邪气侵袭表现为实证
应标本兼治,以化痰通窍,扶助正气为原则
虚证则以扶助正气,增强体质为原则
强调局部治疗和整体调理相结合。











本页面二维码:

腺样体肥大
~ 中医治疗有妙招 ~
腺样体肥大属于中医“鼾症”范畴,
流涕、鼻塞(打鼾、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
是常见的三联征
此类孩子大多有脏腑虚损,邪气侵袭表现为实证
应标本兼治,以化痰通窍,扶助正气为原则
虚证则以扶助正气,增强体质为原则
强调局部治疗和整体调理相结合。
腺样体
腺样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咽后壁,在宝宝出生后随增龄逐渐长大,2-6岁时增殖最旺盛,10岁以后逐渐萎缩。小儿“肺、脾、肾三脏不足”,内生痰饮,反复受外邪侵袭,致痰气互结于发颃颡为本病。腺样体位置特殊,为抵御外邪的重要防线,腺样体肥大长期不愈可影响生长发育。
日常调护
饮食调护
清淡饮食,忌肥腻、甜食、重口味食物;
理脾补肺方:五指毛桃12g,布渣叶12g,土茯苓12g,陈皮2g,佛手5g,麦冬8g,芒果核12g,甘草3g。可加入少量瘦肉煲汤,加清水900mL熬煮,分2-3次服用。
五指毛桃
生活调摄
适当锻炼身体,注意预防感冒、鼻炎等诱因;睡眠时可适当垫高枕头,睡前揉迎香穴、印堂穴等,缓解鼻塞症状帮助睡眠
情志调护
情志与五脏关系密切,家长对小儿情志需要加以疏导
积极控制病因
找到引起孩子症状加重的病因,需要同时积极治疗和预防。
中医药治疗
中药调理
根据不同病情分期、不同病因,辨证给予不同药方
埋针疗法
揿针是一种新型的皮内针,因其微痛、安全、效应累积、疗效显著等,易于被小儿接受,临床选取肺俞、风门、曲池等穴位。
埋针疗法
留置72小时
穴位贴敷
通过药物的局部吸收及穴位刺激作用,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可选用天突、肺俞、脾俞、丰隆等穴位
小儿推拿
如头面四大法、拨扣廉泉、擦肺俞等手法通窍、扶正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