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腹泻是因外感时邪,或内伤乳食而致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疾病。小儿腹泻虽一年四季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高。包括西医学所称的小儿肠炎、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

下面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如何预防吧

如何预防小儿腹泻


1.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食品,不要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乳具、食具要卫生。
2.提倡母乳喂养,不宜在夏季及小儿有病时断奶,遵照添加辅食的原则,注意科学喂养。
3.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止难治性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腹泻。
4.加强户外活动,注意气候变化,防止感受外邪,避免腹部受凉。
5.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脾胃负担。对吐泻严重及伤食泄泻患儿暂时禁食,以后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饮食量。忌食油腻、生冷、污染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6.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患儿出现精神萎靡,皮肤、嘴唇皮肤干燥、嗜睡、小便少等症状,及时就诊。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




穴位贴敷
它通过在特定穴位敷药,起到疏通经络气血,调理脏腑阴阳,我科拟定健脾消食方,补益方以健脾益气。
火龙罐
是集推拿、刮痧、艾灸于一体的治疗手法,具有祛寒散滞,通经活脉、平衡脏腑气机,补益强身等作用,适合小儿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畅通、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手法,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1)补脾经:对婴幼儿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进行旋推,由指尖向掌指关节方向,150-300下/次。

(2)补或清大肠: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为泻,适用于急性期的实证;由食指尖向虎口方向为补,适用于久泻及虚证腹泻,均 150-300下/次。

(3)揉板门:用指端揉板门(手掌大鱼际平面)150-300下/ 次。

(4)运内八卦:沿圆周(以掌心为圆心, 从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 2/3 处为半径作圆周)顺时针掐摩内八卦(此圆周即内八卦),每次 150-300下。

(5)揉足三里:位置在小儿膝盖外侧膝眼下三指,可按揉100-200下/ 次。

(6)按揉天枢穴:位置在脐水平外三横指处,可按揉100-200下/次。

(7)推下七节骨:位置在第四腰椎至尾骨末端一条直线,用掌根或拇指指腹自下向上推150-300下/次。




~扫码加入粉丝群,了解更多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