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宣教手册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包括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相对于医院内获得性肺炎而言)。

肺炎主要病原体是细菌和病毒,其次是支原体等病原体。

1.常见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

2.常见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3.病毒感染后由于免疫功能、呼吸道防御屏障受到破坏,易继发细菌感染。

      肺炎常常引起发热,继发出汗、寒战、全身不适、食欲下降、没有活力。因为肺炎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家属可能会注意到下面这些症状:1.咳嗽;2.快速、费力的呼吸;3.肋骨和胸骨之间及周围皮肤的凹陷;4.鼻翼煽动(张开);5.胸部疼痛,特别是在咳嗽和深呼吸的时候;6.喘鸣;7.嘴唇和甲床青紫。

病情严重者可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毒性肠麻痹、中毒性脑病、休克等。

当出现以上表现时须到普通病房或PICU住院治疗。

1、请需要办理入院的家长到住院部一楼入院处办理入院手续,之后上急诊2楼儿科一区护士站耐心等待护士安排床位(病情严重者由医生和/或护士直接带到PICU处理)。入院后护士交代住院的注意事项(包括用电安全、防盗、防火、禁止吸烟等),接诊医师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并根据患儿病情安排需要做的相关检查(抽血、胸片、大小便检查等)及治疗。办理入院期间需要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2、住院期间医师会根据患儿的病情及检查结果安排相应的治疗。治疗主要是镇咳、平喘、化痰、促进痰液排出及支持对症治疗,必要时给予短疗程的激素、抗生素等,病情严重者可能转PICU、需要机械通气等生命支持治疗。若患儿病情迁延、反复或存在肺实变、肺不张等则有可能需要行肺部CT、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

出院

当患儿咳嗽明显减轻、连续2天无发热、肺部体征改善、胸片提示炎症明显吸收则可办理出院。住院时间一般需要1周左右,具体按患儿病情而定。后期咳嗽可持续1-2周。

1.出院后1-2周定期到呼吸专科门诊随访。

2.出现以下紧急情况需及时返院或到当地医院治疗。①出现反复严重的咳喘、发热等症状;②精神萎靡、喷射状呕吐、抽搐、腹胀、气喘、发绀、四肢湿冷等表现;③皮肤黏膜瘀斑、脏器出血等表现。

3.加强小儿体格锻炼,室温不宜过高或过低,随气候变化加减衣服,预防感冒。

4.在流行性感冒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要少到公共场所。患儿病初愈,免疫力低,有再次感染可能,避免至人群聚集处。养成良好的卫生及饮食习惯。

5.积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等基础疾病。



本页面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