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里输入
孕产妇产前筛查的超声波异常所见
B超检查在妇产科领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在怀孕的不同阶段进行B超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腹中胎儿的问题,以更早地采取应对措施。做B超更是准妈妈们了解腹中胎儿情况的重要途径,那么,到底孕期应该做几次B超呢?通过超声检查,准妈妈们可以了解到宝宝的哪些信息呢?超声报告应该怎么看?孕期常见的超声“异常”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孕期超声检查到底应该做几次?什么时间做?
B超检查并非多多益善,如无特殊情况,整个孕期的B超次数应该控制在5次以内。
þ孕早期
第一次:停经6周后,可以来做一个B超,以此了解胎儿发育情况。
由于彩超辐射大于黑白b超,因而孕早期一般医生会做普通b超以确定胎儿情况,了解妊娠是不是处于正常状态,是否有胎心以及胎儿发育是否正常;
第二次:孕11—13周+6,颈后透明层检查(NT检查)。
NT检查可以排除早期就出现的大的结构畸形,可以称的上是一次畸形小排查。NT的正常值应该在3mm以内,如果NT超过3mm,称为NT增厚,要考虑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风险,要做进一步的产前诊断,进行羊水穿刺,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若担心由于羊水穿刺引起的并发症,也可以通过外周血胎儿DNA检测,也就是无创DNA检测进行进一步的染色体异常的较准确的筛查以排除唐氏。但需要注意的是,羊水穿刺是诊断金标准,若无创结果阳性,最终还是需要行羊水穿刺进行确诊。
þ孕中期
第三次:孕16周左右,这时候检查就可以大体上知道胎儿具体的生长发育情况如何,有必要确认胎儿血液流动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大的畸形,所以此时可以配合做彩超。
þ孕中晚期
第四次:孕20-24周,最晚不超过28周,可选择三维彩超或四维彩超,做一次彩超三级筛查,也就是我们说的排畸筛查。
三级彩超筛查可排除胎儿以下方面是否存在畸形:
·六大畸形(无脑儿、严重脑膨出、严重开放性脊柱裂、严重内脏外翻、单腔心、致死性骨发育不良)
·还包括对胎儿主要脏器形态学的观察。主要有:颅骨、颅内结构、鼻骨、口唇、双眼、脊柱、双肺、横隔、胃泡、胆囊、肝脏、双肾、膀胱、股骨、胫腓骨、肱骨、尺桡骨、心脏(左右房室、室间隔、心室与大动脉连接关系、左右室流出道、三血管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
由上面可见,三级检查对于胎儿和孕妇都非常重要,因为能从母体的时候发现胎儿是否存在畸形,先天异常等特殊的表现,所以三级彩超的检查正常是22-28周的孕妇都需要做的。但值得各位准父母需注意的是,不要完全信赖于B超检查,它不是神器。因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疾病,如先天愚儿等畸形,这种方法是无法检测出的。
þ孕晚期/分娩前
第五次:孕38周-预产期,这一段时间再做一次B超检查,这时候可以知道羊水量是不是足够,胎盘是不是处于正常的状态,还可以了解到孩子有没有脐带绕颈的危险状况。这时候检查,还可以根据胎儿的骨骼情况,头围大小来判断胎儿的重量,以及具体所处的位置,根据这些判断可以得知孕妇能不能自然生产。
B超报告一般有什么内容?怎么看?常见的超声“异常”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上面说到,我们孕期至少会经历5次超声检查,其中有两次涉及排畸筛查(NT检查、三级彩超),得到超声报告内容包括:胎囊、胎头、胎心、胎动、胎盘、股骨长度、羊水、脊柱、唇腭、双肾盂、脐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准妈妈们正常情况只要关注结论即可,常见的结论提示有:
1.未见异常
2.常见“异常”超声提示:
(1)胚胎停育:超声常显示妊娠囊内胎芽或胎儿形态不整,无胎心搏动,或表现为妊娠囊枯萎等现象,这个结果说明妊娠失败,需要进一步进行血HCG测定等明确诊断,从而进行药流或清宫手术;
(2)NT值>2.5mm:此结果提示可能存在胎儿染色体异常或发育畸形,需要进一步行羊水穿刺检查明确诊断,进而根据严重程度确定是否终止妊娠;
(3)宫腔积液:若积液较少,没有阴道流血、腹痛等不适,定期观察即可。若积液逐渐增多,伴有腹痛、阴道流血等先兆流产症状,需要根据医嘱口服保胎药物治疗并定期进行彩超复查,同时注意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和盆浴;
(4)神经管畸形:主要表现为无脑儿、脑膨出、脑脊髓膜膨出、脊柱裂、唇裂及腭裂等发育畸形;
(5)心包积液:如果心包积液量<2mm,可以密切观察,有时会自行吸收,无需担心。心包积液≤10mm为少量,10-19mm为中等量,大于20mm为大量,如果胎儿心包积液过多,可以做胎儿心脏彩超等明确诊断;
(6)前置胎盘:超声常见胎盘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覆盖宫颈内口或接近宫颈内口等。发生前置胎盘要密切观察孕妇是否有阴道流血现象,观察出血量,用胎心监护监测胎儿宫内情况等,同时定期做产检、注意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等;
(7)羊水异常:孕晚期羊水指数(AFI)正常值为5.0-20.0 cm。羊水指数<5cm,属于羊水过少,超声常显示胎儿周围无明显羊水间隔,胎儿在子宫腔内呈“塞满”状态,活动受限,需要每周两次动态监测羊水量以及脐动脉血流S/D比值等,进行胎儿生长情况的评估,且每周至少进行两次胎心监护;羊水指数>25cm,属于羊水过多,超声常显示胎儿漂浮于羊水中或沉于羊膜腔底部,与子宫前壁距离较远,此时需要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监测血糖,保持血糖在合理范围之内,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如果出现腹胀、腹痛,必要时可进行羊膜腔穿刺,放出适量羊水缓解不适症状;
(8)脐带绕颈:如果绕颈一圈,只要平时注意定期产检,尽量左侧卧睡,一般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可以考虑顺产;如果脐带绕颈两圈以上,要注意定期做好胎心监测检查,并学会自数胎动,出现胎动减少或者增多,要尽早到产科就诊。
(9)颈部水囊瘤:早孕发现颈部水囊瘤,需排除染色体异常以及致病性拷贝数变异,同时还要结合胎儿排畸超声综合判断,如没发现异常,且后期未发生胎儿水肿的孤立性淋巴水囊瘤的胎儿出生后预后良好。
(10)鼻骨发育不良,鼻骨缺失:怀孕6周,胎儿鼻部开始发育,9周开始骨化,正常胎儿中约1.4%鼻骨缺失,但21三体胎儿中约60%发生鼻骨缺失,所以需排除染色体异常。
(11)脉络丛囊肿:妊娠中期,1-2%胎儿可检测到脉络丛囊肿,但90%以上胎儿可在26周后消失,1-2%合并染色体异常,双侧脉络丛囊以及较大的(直径>1cm)脉络丛囊肿以及复杂性脉络丛囊肿合并染色体异常风险较大,需要进行详细的系统性产前超声。
(12)侧脑室增宽:增宽范围在1.0-1.2cm>90%预后正常,在1.3-1.5cm者75-93%预后正常,需排除染色体异常,宫内感染,结构异常等。
由上可见,胎儿生长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超声医生很难根据一次结果提供绝对的结论。不能因为一些超声指标的异常,就过度地解读为畸形;更不宜片面地理解为产前检查均正常,胎儿生后就一定健康。所以面对超声异常地报告,一定要去咨询医生,进行专业的解读。
要发布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