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宫腔粘连”这些事
作者:耿玲玲
宫腔粘连又称“子宫腔粘连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子宫壁相互粘连、可出现宫腔部分或完全封闭,可对生育功能造成严重危害。
宫腔粘连是怎样引起的?
女性发生宫腔粘连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主要病因包括:
1、机械性损伤:人工流产术、刮宫术,是导致宫腔粘连发生的最主要因素;
2、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引起宫腔局部发生炎症反应,形成瘢痕性粘连;
3、雌激素水平低下:雌激素水平过低可造成子宫内膜较薄,容易受损形成宫腔粘连;
4、遗传及子宫先天畸形。
宫腔粘连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1、反复多次人工流产、稽留流产、剖宫产、产后出血、胎盘残留、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2、宫腔手术操作:例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手术治疗;
3、子宫动脉结扎、栓塞;
4、盆腔部位放疗;
5、子宫内膜感染:例如子宫内膜结核。
宫腔粘连有哪些症状?
临床常见症状主要包括是月经异常(经量减少或闭经)、周期性下腹痛;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
宫腔粘连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宫腔粘连患者若未经治疗,可严重危害女性生育功能,最主要的并发症是不孕、反复流产、早产、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异位妊娠。
宫腔粘连如何诊断出来?
1、宫腔镜是诊断宫腔粘连的金标准。
2、三维超声或超声子宫造影也可诊断部分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一定要治疗吗?
1、无需治疗的患者:
无症状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
虽然月经过少但无生育要求、也未伴有痛经或宫腔积雪的患者。
2、需要治疗的患者:
不孕、反复流产、月经过少、周期性下腹痛,并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建议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
宫腔粘连要如何治疗呢?
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目的是恢复子宫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缓解相关症状,预防再次粘连。
如何预防再次粘连呢?
医生会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选择以下几种治疗措施联合运用,尽可能避免发生再次粘连。
1、物理措施:保持宫腔形态,包括宫内节育器、宫腔支撑球囊;透明质酸钠凝胶等。
2、药物或生物学治疗:促进子宫内膜再生修复,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新鲜或冻干羊膜;干细胞治疗。
术后还需要复查吗?
术后患者需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和粘连复发情况,如果确认怀孕需加强母婴加护。
1、推荐术后3个月内,每月复诊1次,并对子宫形态进行再次评估;
2、随后可以延长至每6个月复诊1次,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还需复诊。
如何提前预防发生宫腔粘连?
目前宫腔粘连在我国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且随着宫腔手术的增加呈逐年增长趋势。临床研究显示,多次人工流产、刮宫可导致宫腔粘连发生率高达25-30%,由此引发的不孕将对女性的生殖生理及身心健康造成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而言,超过3/5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仍可发生再粘连,因此防患于未然,预防重于治疗。注意性安全和性卫生,落实高效避孕方式、避免意外怀孕、减少流产和生殖系统感染,是防治宫腔粘连的重要措施。
关爱自己、呵护生命的摇篮,从减少伤害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