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新手爸妈如何护理

 

新生儿黄疸,新手爸妈如何护理?

每一位宝宝都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小生命的到来总是能够给家里增添更多的欢乐和喜悦,然而对于新晋的宝爸宝妈来说,护理新生儿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担心和困惑,生怕宝宝出现什么差错。今天护士小姐姐就来教教大家关于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俗话说,十个宝宝九个黄,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正常情况下足月儿约有60%,早产儿约有 80% 肉眼可观察到黄疸。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严重者可致脑损伤。作为新晋宝爸宝妈的你,学会观察和照顾黄疸宝宝显得尤为重要。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1.胆红素生成过多:红细胞破坏增多,胆红素生成过多,引起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如同族免疫性溶血、红细胞酶缺陷、血红蛋白病、红细胞增多症、体内出血、感染、药物等。

2.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能力低下:感染、窒息缺氧、低体温、低血糖、低蛋白血症、药物、先天性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3.胆红素排泄异常:肝细胞排泄功能障碍或胆管受阻可发生胆汁淤积性黄疸,结合胆红素升高。如同时有肝细胞功能障碍,可合并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导致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如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缺陷病、先天性胆管闭锁、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汁粘稠综合征等。

4.肠肝循环增加:如先天性肠道闭锁、幽门肥大、巨结肠、胎粪性肠梗阻、饥饿、喂养延迟 、药物所致肠麻痹等均可使胎粪排出延迟,增加胆红素的回吸收。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1.生理性黄疸:一般于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高峰,7~10天开始消退,14天左右消失,而早产儿可延长至4周左右消退。主要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其肝功能正常,无临床症状。

2.病理性黄疸:出现早,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可出现的黄疸、持续2-3周不退,甚至加深或消失后再现、程度重(新生儿下肢或足下发黄)、精神纳差等,一经发现应带宝宝立即就医。

如何观察新生儿黄疸

1.黄疸的部位及颜色:黄疸通常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眼睛巩膜最晚消退。若宝宝仅微黄,而体重、食欲、精神状态及大小便正常,可继续观察,宝宝出生14天内,每日监测黄疸值。

2.饮食及反应:若宝宝精神反应差,食欲不振,拒乳,体温波动较大、嗜睡、易哭闹、尖叫、易惊、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情况,请及时就医,勿拖延。

3.大便颜色性状及量:正常新生儿胎便呈墨绿色,2-3天逐渐转为黄色,若宝宝大便排泄不通或是排泄次数异常,大便颜色越来越白越来越淡,甚至呈陶土色,应警惕肝脏胆道疾病,请尽早就医。

4.明确宝宝和妈妈的血型:如果妈妈是O型血,在孕期就需要加强孕检,宝宝出生后,及早了解宝宝的血型,如果宝宝为非O型血,需尽早就医,预防溶血性黄疸。

宝宝黄疸时期,

爸爸妈妈能做些什么

1.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判断新生儿液体摄入是否充足,最直观的办法是看小便。新生儿出生后的小便次数会从一天一次,随着时间会稳定在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液体摄入不足,而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             

2.黄疸宝宝出院后的复诊:出院后还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全身症状,有无精神反应差,食欲不振,拒乳等症状,且在宝宝出生的14天内,坚持每日监测黄疸值,发现异常立即就诊。                                         



本页面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