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欲差、体重不增长,竟然是心脏出了问题!
2022年12月25日凌晨,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到来自黄江医院的转运电话,有一位1岁4月大的女童,精神反应差,全身发绀,心率快,手脚冰凉,监测血氧饱和度只有50%,吸氧状态下血氧只能回升至70-78%,病情危重,需要转院。接到电话后,我院120随即出车。
原来小凤胃口一直不好,体重只有6公斤,还不及6个月小孩的体重,爸爸妈妈带小凤多处求医、调理脾胃,也不见好转。1个多月前出现了面部浮肿、活动耐力下降的情况,住院治疗,检查提示小凤的心脏出了问题,全心增大,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射血分数最低只有20%,未除外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出院后家属未予重视。这天小孩哭闹、精神胃口不好,妈妈把小凤背在背上安抚,爸爸下班回家发现小凤颜色不好看,紧急送医。
凌晨3点多,小凤气管插管下转入我科。小孩心率快、血压低,肺部满布啰音,有粉红色泡沫痰,肝脏增大,手脚冰凉,这是典型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肺水肿的表现,周新龙主任给小孩做了床旁心脏彩超提示全心扩大,心脏搏动无力,射血分数只有25%。
我们的循环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管道系统,心脏是一个有四个心腔的泵。左心推动血液流动,将富含氧气的动脉血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供脏器利用;利用完后变为血氧相对低的静脉血,右心将静脉血泵入肺部,进行氧合后转为动脉血,以此循环。小凤目前已经出现全心衰竭,血液没办法正常循环,血液淤积在疏松的肺部,引起肺动脉压力升高,呼吸困难、氧合不理想;脑部、胃肠道、肾脏等各个脏器组织灌注不足,引起精神、食欲差,四肢冰凉,尿少等休克表现,治疗棘手、病死率高。在周新龙主任指导下,对小凤进行个体化综合评估,随后给予呼吸支持,强心、升压,抗休克,营养心肌、抗感染联合用药等治疗。
入院初步检查出来,小凤的感染指标很高,心功能、肾功、肝功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二聚体升高,持续无尿,提示合并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3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当晚即予留置血滤管路,通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进行液体管理、清除炎症介质;后因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障碍,结合小凤家庭困难,无法继续CRRT。周新龙主任给小凤行床旁穿刺留置腹膜透析管,行持续腹膜透析治疗。小凤在住院的第5天开始有尿,肾功能改善。
心脏彩超检查过程中,还发现左心室内有血栓形成;这血块随时可能脱落,随着血流进入到各个脏器,有栓塞的风险。在积极的抗凝治疗下,血栓从18mm×10mm,缩小至10mm×10mm。
小凤的肺部影像学呈“白肺”表现,同时伴有肺动脉高压,多次尝试降低呼吸支持,均出现呼吸费力,氧合不理想的情况,脱机困难。在呼吸支持、俯卧位通气,强心、利尿、液体管理、抗感染综合治疗下,随着心功能的改善,小凤的氧合也逐渐改善,肺部病灶吸收。住院3周,小凤终于顺利撤离呼吸机。
通过营养心肌、护肝治疗,在住院第18天,心肌酶已恢复正常;肝功能谷丙转氨酶从原来比正常值高17倍,降至基本正常。
小凤的病情平稳下来,治疗的道路仍然崎岖。心功能不全,没办法将养分输送到各个器官,长期以往,生长发育严重落后。小凤仍需综合、个体化的管理,需要改善心衰的临床状态,提高生活质量,逆转心肌重构,降低再入院率。
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简介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成立于2008年,是东莞市首家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每年转运救治危重症患儿近700例。目前开展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持续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监测,视频脑电和脑组织氧、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亚低温脑保护,床旁支气管镜、床旁胃肠镜, 床旁超声以及血液净化,临时心脏起搏、体外膜肺(ECMO)等高级生命支持技术。
2016年开展东莞市首例儿童血液净化技术,每年血液净化治疗超过180例。
2017年开展东莞市首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急性肝衰竭。
2018年4月成功开展东莞市首例儿童ECMO。累及2022年上半年累计开展ECMO 24例,其中成功开展的最小年龄生后2天,最小体重3.3kg。
2020年7月开展东莞市首例儿童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累计成功开展5例。
2021年开展东莞市首例婴儿ECMO院际转运。
2021年9月成功开展东莞市首例婴儿腹膜透析。
2022年开展首例新生儿体外膜肺(ECMO)。
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对各种休克、呼吸衰竭,严重脓毒症、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恶性肿瘤/血液病移植后重症感染、急性肝衰竭、急慢性肾衰竭、暴发性心肌炎、各种心肌病并心力衰竭、重症脑炎、脑出血、脑梗塞、癫痫持续状态、哮喘持续状态、中毒、溺水、高空坠落伤、多发车祸伤及各种代谢危象等危重疾病的治疗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东莞儿童生命保障的重要阵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