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的那些事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致病因素,也就是说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朋友患胃癌的几率,比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朋友要高出很多。如果幽门螺杆菌感染,再加上胃癌高危因素,患胃癌的几率就会成倍增加。
既然幽门螺杆菌明确是致胃癌的,那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朋友,必须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查杀。
更重要的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口口传播。例如:进餐过程当中,同时进餐的家人或朋友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我们在进餐过程中不注意,不实行分餐制,不使用公筷和公勺,相互夹菜的过程中,有可能就会造成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家庭成员中相互传播将会为小孩的成长带来影响。
当然除了口口传播外,母婴传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式。母亲在给婴儿喂奶的过程当中,如果喂食过程中不注意,非常容易由母亲传染给婴儿。所以为了避免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我们要切断传播途径,分餐制、公筷、公勺是最简单的方式。
做好分餐制、公筷、公勺的前提是要厨房革命,因为餐具的消毒非常重要,是感染的源头清理。假设我们实行分餐制、公筷、公勺,但是筷子不干净,等于吃饭的这些人都会感染,所以餐具定期消毒,尤其我们使用的筷子,高温消毒非常重要,所以建议我们家庭用的筷子每半年左右进行更换,以免造成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另外还要关注储存条件,如果筷子经常放在比较潮湿,通风不好的环境当中,也会感染其他细菌,比方黄曲霉毒素等等,从而造成其他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在中国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非常庞大,很多人听说它和胃癌有关系,都非常恐慌。其实幽门螺旋杆菌虽然是胃癌的致病因素,但是如果单一的致病因素,只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并非都是胃癌人群了。100人感染,可能真正得胃癌的就1%-2%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机会很多,即使治好了,我们在抵抗力低的时候,或者不注意分餐的时候有可能会再度感染,但是真正只因为幽门螺群感染而造成胃癌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如果感染了之后,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基础疾病,再加上一些其他的不良因素,因为它是多因素致病,也就是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有可能胃癌的发生几率就会更大地增加。所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它只是致病因素之一,所以大家也不必过度恐慌。除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外,还要关注自身的生活习惯,做到知而不慌,科学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