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性早熟知多点
正常情况下,女孩在10周岁左右开始乳房发育,11-12岁时身高增长最快,13岁左右出现月经初潮,初潮以后身高平均只能再长5-7公分,大约1-2年后才能形成规律的月经。男孩的青春发育比女孩要迟两年,12岁左右出现睾丸和阴茎增大,接着出现胡须,喉结和变声,首次遗精平均发生在15岁左右,身高在14-15岁增长最快,16岁以后增长速度减慢,18-20岁左右身高就不再继续增长。
什么是性早熟?
如果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在10岁以前月经初潮,男孩在9-10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孩子同时出现身高和体重增长加速,骨骼成熟过快和骨骺提前融合(即骨龄大于实际年龄),那么就可以怀疑孩子可能得了性早熟。性早熟的孩子虽然身高暂时比同龄儿童高,但成年后的身材矮小,约有半数的患病儿童最终身高不超过150公分。
孩子为什么会性早熟?
青春期人体发生的一系列形态,功能,代谢及心理,行为和智力上的显著变化,最为明显的是生殖系统的迅速发育成熟,都是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控下进行的,体内控制青春发育的调节系统最重要的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垂体分泌两种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促进性腺器官(睾丸、卵巢)产生性激素(睾酮、雌二醇),进一步促使内、外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征的发育。
如果体内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发动,或者功能亢进,导致生殖能力提前出现,这种情况临床上称为“真性性早熟”,又称“中枢性性早熟”。大部分女性中枢性性早熟属于特发性中枢性早熟,是由于无明显诱因所致的下丘脑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异常导致的;少数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累及下丘脑-垂体所致的继发性中枢性早熟。
其他原因,如性腺肿瘤,肾上腺增生或肿瘤产生大量性激素,或者摄入较多含性激素的食品或药品所致的性早熟称为“假性性早熟”或“周围性性早熟”。单纯乳房提前发育而不伴有其他性征发育及生长发育的现象则称为“部分性早熟”。
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到专科就诊?
如果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在10岁以前月经初潮,男孩在9-10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应该到医院就诊。女孩第二性征发育表现为乳房发育,乳晕及乳头出现色素沉着,阴毛、腋毛生长,月经初潮等。男孩第二性征发育表现为睾丸增大,随后出现阴茎增大,阴囊增大,阴囊皮肤皱褶增加,色素加深,腋毛、阴毛生长,阴茎勃起增多,有遗精甚至有精子生长,长胡须、喉结,变声等。
孩子性早熟怎么办?
性早熟中中枢性性早熟(分泌促性腺激素性)、外周性性早熟(非分泌促性腺激素性)皆需经过明确诊断后进行治疗,而部分性性早熟(组织器官敏感性)可不必进行特殊治疗。部分性性早熟包括单纯乳房早期发育、阴毛早期发育和月经早期发生,不伴有其他第二特征。其中最多见的是乳房早期发育,女孩8岁前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多在幼儿期发病。阴毛早期发育是由于肾上腺孤立性早期分泌雄激素引起,月经早期发生可能是子宫粘膜对少量雌激素的敏感性增加,可自然消失。以上三种情况都只孤立性地出现某一性征表现,而非真正中枢启动,也无中枢或周围性腺组织器质性病变,而这些患儿无身高增长加速,无骨骺愈后加速,血雌激素水平可略高于正常,血FSH及LH正常,除阴毛早发育外,一般会自行消失,所以无需治疗。但不治疗绝非不重视,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包括其他第二性征的变化、骨龄与身高增长情况,因为有少数患儿长期乳房早发育之后出现中枢性早熟,或由于长期雌激素增高引起骨骺愈合的提前,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必须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治疗。
外周性性早熟患儿按不同病因分别处理,需排除外源性激素摄入(如避孕药、胎盘、补品等)及内源性激素不正常产生(如卵巢囊肿、睾丸或肾上腺占位病变等)所致,未查出明确病因者,需定期门诊随诊。
若孩子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才能使性征,生殖器官和骨骺的提前发育得到有效的控制,为身高的增长争取宝贵的时间。病程短,病情轻,治疗早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类药物是治疗真性性早熟的常用治疗方法,对最终身高有明显的改善。
